← 风清的精神角落 | 搜索

分类:记事

共有 99 篇文章

日食

这是第二次看日食了。下班回去的时候,可以看到投射在地上的光斑都变成了月牙的形状。下班的路很少人,这时候微风吹来,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一种苍凉的感觉。第一次看日食是去年,当时我去医院拍的 CT 片子还放在公司,就刚好可以拿来当作减光镜,可以看到太阳被遮住一半的样子。而今年,就我一个人看了。

拿在手中的光

现在,你有一个胶卷,它只能记录下 36 张影像。拍完后我们会把胶卷从这个机器里取出来,这时候相机就只是一个存不了照片的小盒子。你拿在手中的这个胶卷,便是过去一段时间里你所定格下来的光。而如果你也只能拍 36 张,那你想在这个胶卷里装下什么?

看《驭风男孩》电影有感

刚看完电影“驭风男孩”,看的过程中想到了一些我小时候的事情。如果是以前的话我会静下心来好好的去将此篇观后感整理得更加的细致一些,但现在的我,知道,如果现在我不写点什么,估计以后都不会再写了。所以不管它多少,总之把现在有想的一些事情记一下,然后,我就去看下一部了,当然这样的快节奏不太好。

贫困,我想起了小时候在外婆家。但很快乐,很充足。那时候,虽然吃的不丰盛,但家人也没有把我饿着,每次过节期盼的就是又可以吃到鸡腿,每次过年开心的就是可以玩鞭炮,看着天线电视的CCTV1和广西台,有家人在,有人疼爱。那时候一样交不起学费,外公外婆用自己的钱去垫,也仍然不够,后来和邻居家蹭书看,记得第一天上学,外公和舅舅鼓励我,给我买了个新书包,他们笑得很开心,我也很开心,我当时更多的可能是新鲜感,但现在想想,在当时外公舅舅他们眼里,应该是对他们小时候的愿望的一种圆梦。

闰年也发个动态吧

大家都发,我也发吧。

2020 0202

反过来念也一样耶,纪念一下。

重要是在身边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没有什么是永恒的,哪怕在一起生活几年的时光,也会在往后不断更新的新鲜事中慢慢淡忘,昙花一现。如果没有被别人看到,就相当不存在。不再像以前,大家的圈子很小,凡事都留存心中。最重要的还是始终在她身边,与她一起去经历、交流、感受、分享。只要在她身边,那一切都是永恒。

活在当下

记忆,是人类的精神财富,成长中拥有越来越多难忘的重要的回忆来堆高生命的厚度。但有时候,作为一个有时间限制的生命体,回忆终究只是个虚无缥缈的东西。而活在当下,珍惜眼前的一切,是我们更应该要铭记的事情。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事情。

二零一九

今天是二十一世纪一零年代的最后一天,过了今晚,便是全新的二零二零年。我多么的想,今天晚上能够和她一起静静的坐着,看跨年的烟花。

和她分开之后,我发现自己已经不是那么的喜欢拍照了。当初我想拍照,原本就是想记下青春的样子,她已然是我青春的一部分。

再见,一个人的二零一九。再见,女孩。和前半段的青春道别,和她道别。

照片的本质

纸质的照片和书籍才是永恒的,就像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只有都在对方身边的才是真实的。

胶片机,一个机械构造的黑匣子,通过精密的齿轮运转让光线在银盐底片上感光,光子在感光涂层上迅速产生化学反应,切下了一片时光光影。配合50mm的镜头,这个焦段的特性会让你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画面里唯一的一个主体上,你会去观察主体的样子,和主体背后的情感,你会自然而然的去扫视光影,质感,色彩,线条等细节。50mm的照片里,世界是静止的,你不会因为框外的环境而分心,它没有张力,但是凝固了那一瞬间的所有情感。如果照片里是一张笑着的女孩,那你看到的便是这个女孩和她的笑容,以及她此时的心情。35mm则是记录一个场景里发生的事情,主体会有两到三个,因为除了人以外,环境也成了主体之一。这样的焦段里,你主要感受到的是发生的事件,其次才是主体本身的情感。相比35mm,50mm在表达单一主体的情感方面会更加的纯粹。

所以,如果我有一台搭配着50mm镜头的胶片机,那它,注定就是用来拍下我觉得美好的物体。她可能是个女孩,可能是我的朋友,可能是我喜欢的小物品。50mm就像胶片机那样,是纯粹的,是美好的,是简单的。我想起了我最初想拍照的时候,那是我还小的时候,我想记下的,是我邻居家门前的那颗开满花的小藤曼,是我小学时暗恋的那个女孩,是我8岁时父母和我一起过的生日,是我第一次学骑车时用的那辆蓝色自行车……

这样的纯粹就像以前大家只会用来编写文档和发邮件的电脑,像只会一整张一整张专辑播放的磁带机,CD机,他们储藏着人们对一些情感的感概,将他们化成音符,将美好流传下去。

无论是照片、CD、书籍、磁带机、手机、电脑、相机等等这些东西,都只能作为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一种辅助,让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更加精致和享受。

让每个事物回到他最初的样子,最简单最纯粹,最美的初衷。若一切只如初见。

LR输出照片时的分辨率究竟输出为多少?

昨天把博文分享到了数字尾巴的网站里,今天有个评论提醒道:LR输出时填写的分辨率和打印时是没影响的,重要的还是像素的大小。

我赶紧去查阅资料,恍然大悟,迷迷糊糊的竟然把这个理论混淆了几年。

PPI和DPI是指电子设备上的屏幕密度和打印的精度。而一张照片打印出来要达到300dpi,关键还是要看像素够不够。而LR里头的那个分辨率,也只有在屏幕上才有意义。

我们的电脑,大都是72ppi,比如32寸下的1920x1080。就算是手机有达到了300ppi,但屏幕尺寸却小了。况且,发光的屏幕总没有纸质的舒服,也不适合长时间的欣赏。屏幕上,传播的意义要大于观赏,所以72ppi看一看就够了。而打印,300dpi精度会让照片显现出它真正的意义,长久的留存影像。

回到正题。

我之前一直都以为要打印的话就要把LR里输出的照片“分辨率”设为300,我以前给包装设计的时候也是如此。但其实那只是给屏幕而设的ppi大小,和打印没关系。不过,在设计的时候,能够模拟出在打印300dpi下,纸张的实际尺寸应该是多少,确实也很方便去编辑。

但在理论上我是搞错了的。

所以我那台x100F的JPG是72ppi其实也没关系了,只要像素足够,就可以在300dpi下能够打印出理想的照片尺寸。2400万像素300dpi下,能够打印出比A3纸再大一丢丢的照片,差不多是50厘米x30厘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