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和90是日常拍一些我所见到的觉得好看的,这两个焦段没有镜头语言,不像35的小广角适合用来记录和纪实,让主体和环境有联系,知道主体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情。不像50消弱环境,让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在主体身上,使得主体和环境主次分明,适合透过主体体现出一种情感情绪。不像28更多的是拍摄环境,不像85以主体的身上的细节为主。其实85和90,35和40,这两组焦段很相似,对大众来说没什么区别,但深耕影像这些年,经过无数的对比,感受这几毫米的焦距所带给我的感受,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区分开来的,40相比35,没了让主体和环境有关联的小广角,相比50也没有让注意力更多的落在主体身上,让主体和环境的主次关系达到了平衡,这个焦段相比其他焦段,就变得平平无奇没有特性,如果那年我没有在购买自己的第一台胶片旁轴机时搭配的那颗40f1.4,我可能不会对这个焦段有更深入的了解。在不用去记录亲人纪实人文的时候,这颗40陪我走过了匆匆的青春,它也陪我记录了那个时候我爱着的她,对我来说40很亲切很熟悉,它不是纪实也不是记录,也不是写真创作,它就是我所看到的这个世界样子,我所见到的事物景象。

这里随机列举一些40焦段拍的。

 

85和90为什么又不同呢,其实我用90的时间还不长,也没有用过85,我在网上有查阅了这两个焦段的大量照片,目前我还在处于熟悉这个焦段的阶段,所以对这5毫米还没有更准确的主观评价,但我可以明确的知道,以前每当我看见某个街景很美很好看的时候,90mm,就是刚好框住我觉得很美的那个画面。以前我用过50,用过75,也用过150,都要么还是太广或是太窄没味道,当我用变焦推到等效90的时候,舒服了,一切都刚刚好,无论是竖构图还是横构图也好,都满足我眼里所看到的画面,我也试过将焦段推到等效85,就是差了点意思,感觉必须要再向前窄个5毫米才是我想要的世界,有时候摄影,就是在满足内心的过程。或许那5毫米在没有对比的情况下也没有特别大的差别,但人生,去尝试坚信一些事情又不何妨呢,既然我觉得喜欢,觉得那一瞬间它满足了我的感受,那就让我好好的去坚信这个焦段。或许未来我又会推翻这个尝试,但目前,就让我去试试,去体验一下。

这里随机列举一些90焦段拍的,这里的大部分90都是照片里的那台卡片机拍的,暂时还没有买奥林巴斯的45/1.8(3:2画幅下等效90mm)。

 

35和50,我觉得就非常适合用来记录家人朋友,或者用来进行人文纪实,具体为什么,上一段也谈过了,就不赘述。当我看我小时候的照片的时候,因为是35,所以我能看到我在哪里,也能看到我在干什么,我是开心还是难过,35对我来说,无关个人情感的创作,只适合客观的记录纪实。

35就不列举了,因为这几年基本上没有用来记录家人朋友,一是不在父母身边,二是之前都在体验40,50焦段和其他的事情。

而关于创作,我可能会为了达到某种需求,而去使用多个焦段,50肯定是必须的,我想让视线注意力在环境中游走后停留在主体身上,再透过主体去感受主体透露出来的情绪,可能主体是个人,她在笑,她在流泪,她专注学习,他在午后小息,也可能是一翻开的书,一个老旧物品,在环境中,目光停留在我指定的主体身上。

50的话,也懒得列举了,因为拍的不多,就随便列几张吧。

 

85,除开那个糖水片不说,注意力全落在主体上,她的眼睛,她的嘴巴,她的发梢,又或者那本翻开的书里某一页的一小段文字,它更直通主体的内心。

再以上的望远镜头我就不提了,用的不多。

单个镜头的焦段语言和多个焦段的一组照片所组合出来的语言也是不一样的,那就提到电影的剧本和分镜了,有些只是为了能看得更广或看得更远,有的也是为了表达空旷或者紧张的情绪,也有先长焦后广角的组合让画面透出一种荒凉,更多的就不阐述了,电影的焦段使用我也要继续学习才行。

就照片而言,我想记下我所见的,只是觉得因为好看的,没有情感表达语言的的,日常随便拍拍的,我都会用40和90。给家人朋友记录用的,或者有时候碰上一些人文需要纪实的,我就会用35和50。用照片表达自己情感的,从18,24,28,50,85,135,150,200不等,甚至可能会用变焦,只要能让自己在照片里引导观众去感受自己想表达的情感的,都可以用,但基本上还是会遵循自己对单个焦段的语言来选择用哪个焦段的。

我以前也记录过不少对焦段理解的文章,但大多数都没发布分享出来,有的是因为我可能都忘了我写了什么,有的也是我新的理解推翻了之前的定论,或许这篇在多年后我又不认同了,看吧,这个过程是很主观的,可能因为我经历了什么事,心态发生了变化,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变化,都说不定。

如此说来,我往咸鱼挂了一个多月的富士x100f就不卖了,记录家人朋友来说都太方便了,好看的外形光学取景等效35的焦段加上50和70的数码变焦,足以满足我的记录需求,之前挂上去是因为受不了x100f手柄处的凸起,我还是比较喜欢像徕卡那样的平平的机身,但无奈买不起。

有些事情,你必须要去体验过全部,才能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即使你一开始就已经知道那个是你喜欢的,但你还仍然必须得努力的去挖掘发现和他有关的其他,到都了解了,再做个总结,然后一心一意的去感受他,珍惜他,无论是人,还是物,还是事。

这篇写的有些仓促,是我下班后回到家躺下来就想随便写写的,结果一写就是写到了现在,码了近3小时,哎,明晚一定要早睡了。其实主要目的还是想尽快的确定一些自己坚信的事情,然后静下来,不用每天去想她琢磨她,不用每天都花那么多时间去翻阅相关资料,只需要日后好好的去用她,去感受她,好好的去感受接下来的余生,就够了。

尽可能的简化,越简单越快乐。

归档